|
週四的好市多,很多市民趁著事情日出來買東西。
臺商集結再掀商業資本登陸潮
“大麥客”5月尾試水,是台資進入大陸商貿畅通領域的標誌性事務
編者按:臺商進入東莞,最先乃至直到當下,一向因此工業資本的大規模進入為重要特徵。ECFA簽訂後,台灣和東莞在服務業、金融業、農業、醫療等多個領域的互助,有了更多的可能。
以台灣中小企業為代表的台資不斷開拓大陸市場,理論上已經經歷了“三海浪潮”。這三海浪潮的背後,重要折射著台灣工業資本和工業技術气力的影子。
“大三通”和ECFA簽訂之後,勢必掀起第四波投資海潮。在後ECFA時代,除工業資本以外,還有哪些臺商資本,可能在第四海浪潮中大規模進入東莞,构成台灣與東莞互助的新機會?
3月17日至23日,東莞日報特派記者赴台灣,到高雄、苗栗、台北等地實地走訪,並對躍躍欲試的台灣商業資本、農業資本等資本气力,進行掃描式採訪。望這組報道能為後ECFA時代莞臺經貿互助作“注腳”。
5月尾抽水肥,,“大麥客”旗艦店將在莞正式營業。
這個旨在協助東莞臺商轉型升級、拓展內銷市場的大型商超賣場,以往出現在媒體上的脸孔,廣泛被認為是承載臺商集體內銷夢想的一個首要平臺。實際上,“大麥客”代表了東莞臺商和島內臺商调集商業資本,進入大陸商貿畅通領域的一個標誌性事務。
【臺商轉身】
打內銷“通路為王”
3月的台北。站在101大廈四周的街頭,葉春榮整了整衣領,顯满意氣風發。
除台灣岳豐集團董事長,葉春榮又有了一個響亮的名頭——大麥客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這個以製造電纜發迹的臺商,集東莞臺商全體之力,正式向行銷、渠道領域涉足。由他牽頭打造的大麥客將於5月尾正式在東莞開闢旗艦店。
“這將給中國大陸零售業帶來一場模式上中山區當舖, 的變革。”葉春榮說。
這場看來簡單的歷程實質上經歷了長久的等待。2008年金融危機襲來,臺商掉頭內銷時發現一個商品條碼動輒上百萬元的鉅額上架費,成為一條人為的鴻溝。時代呼喚著商業資本從工業資本平分離出來。葉春榮牽頭集資建立的“大麥客”便應運而生。
實際上,“大麥客”代表了東莞臺商和島內臺商调集商業資本,進入大陸商貿畅通領域的一個標誌性事務。
于東莞這一世界矚目标製造基地而言,包含大麥客在內的商業資本的剝離,有益於產業資本提高經濟效益。
更為吸惹人的是,大麥客未來將在全國十個都会開設分公司。可以預見的是,來自東莞和島內的“臺商製造”將經由“工廠-賣場”渠道直接到達消費者,從而賺取比之前更讓廠商驚喜的利潤。
【商超品牌】
臺商資本在大陸的新嘗試
距離101大廈不遠處,“7-Eleven”沿著街道的脈搏一家接著一家點綴在霧濛濛的台北。
鮮為人知的是,台灣的商業資本缺少獨立的品牌。今朝在台灣各处開花的“7-Eleven”便當連鎖店,便是來自美國的品牌。除大潤發外,好市多(COSTCO)、沃爾瑪、家樂福等触目皆是的商超賣場,也根基上是國際品牌。
葉春榮在大陸開創的“大麥客”,算是台灣產業資本背後的商業資本在大陸自創連鎖商超品牌的又一次嘗試。
鮮為人知的是,711連鎖便當店也同樣從製造商開始成長。
在此以前,台灣的商業資本探往大陸的觸角已有很多。較為知名的有大潤發。大潤發是最先落戶青島市城陽區的外來商家,投資人民幣1億元,營業面積1.6萬平方米。今朝共有9條購物班車線,會員超過12萬人。 |
|